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并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党史部门及其党史工作者承载传承历史的重大责任,必须紧跟时代、深化认识、明确目标,找准党史研究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党史研究不断深化。
一、切实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确保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
科学理论指导是进行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科学理论的基本价值就在于向人们提供客观事实的界说和解释,引导人们取得对客观事实及其联系的正确认识。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从党的活动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具有鲜明党性的科学。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一是牢固确立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观点。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党性原则,保证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真正实现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基本内涵,树立党史研究史论结合观点,夯实党史研究者的理论基础;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严谨逻辑,阐发党史研究成果的逻辑力量,用翔实的逻辑关系说服人、启迪人、吸引人。二是牢固确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观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以解决理论信念问题,解决根本立场问题,掌握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占据党史研究的制高点;尤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和新的理论高度深化党史研究,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流和本质。三是牢固确立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的基本观点。深化党史研究,要坚持以具体体现科学理论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掌握科学总结和评价党的历史的坐标和依据;要把业务学习与政治理论学习、党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政治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提升党史研究的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研究分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与党史问题有关的动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党史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要深入研究社会关注度高的党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既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本然,又令人信服地讲出历史的所以然,使研究成果真正做到可取、可信。
二、切实加强理论与方法借鉴,推动党史研究的创新发展
加强理论与方法借鉴,是现代科学发展进步之道。现代科学,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只要它是科学,就有共同的规律可以遵循,就有相通的研究方法可供借鉴。党史研究作为一门历史科学,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殊,尤其需要加强理论与方法借鉴。一是着眼于党史研究基本定位,加强理论与方法借鉴。根据党史研究的基本定位,合理借鉴并积极创新中西方史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中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合理借鉴“大历史”的研究视角和古今贯通的历史思维,把党的历史放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去考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总结历史经验。二是着眼于当代西方新史学的研究成果,加强理论与方法借鉴。根据当代西方新史学的研究思考,树立问题意识,开阔研究视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以科学理性的分析,提供解决现实问题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三是着眼于提高党史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加强理论与方法借鉴。根据专业素养的提高,继承和发扬以德、才、学、识“史家四长”为代表的史家修养理论,提高党史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广泛借鉴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及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拓展党史研究领域,推动研究不断向纵深和宽度发展;大胆借鉴、大胆创新,使借鉴的理论与方法内化为深化党史研究的能力素质,激活更多新的学术生长点,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
三、切实科学谋划研究布局,推出党史研究的精品力作
学术研究布局是研究工作在时空两个维度的展开。科学谋划研究布局,就要根据学科性质、功能和特点,对研究方向、构成要素、研究样式等作出科学规划和全面安排。从党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研究布局主要应根据资政育人的需要,围绕研究编写党史基本著作这个重中之重的任务来谋划、来安排、来展开。党史基本著作是党史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我们的“拳头”产品,是实现资政育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载体。就党史基本著作而言,它记载和反映的是党领导人民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三个史”就是党史基本著作的构成要素,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共同构成整个党的历史,研究编写党史基本著作就要按照这样的布局来安排。科学谋划研究布局:一是开展编年史、专门史等研究。拓展党史基本著作向纵向、横向两个方面的展开和延伸,开展断代史研究,即开展编年史的研究,综合研究党史基本著作涉及的各个历史时期;开展专题研究,即开展专门史研究,深入研究党史基本著作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丰富和完善党史基本著作基础。二是开展大事记,人物传记、年谱等研究。拓展党史研究布局,开展大事记,人物传记、年谱等方面研究,增加党史研究的构成要素和研究样式。三是开展党史通俗读物等研究。拓展深化党史育人思想,呈现党史基本著作大众样式,使党史基本著作走向群众,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学习党史的需求。
四、切实做好党史资料准备工作,夯实党史研究的材料基础
党史资料是党的历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进行党史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党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做好党史资料准备工作:一是要广开思路。用新视角、新手段加大资料征集力度,打好资料基础,以丰富的第一手新资料和权威材料促进研究深化,以研究深化促进资料征编;进一步增强抢救“活资料”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抢救力度,加快征集整理老同志口述史料和回忆录。二是要重视结合。坚持广泛征集与重点征集相结合,注意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征集急需的重要资料,为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取得突破创造条件;以历史眼光和科学方法对党史资料进行分析鉴别、综合研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党史研究奠定扎实可靠的基础。三是要整合力量。充分发挥党史研究人员力量和作用,同时,整合社会力量,加强与有关部门、院校以及党史爱好者的联系,拓宽渠道,共同做好资料征集工作。
五、切实加快推进成果转化,拓展党史研究的功能效用
党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现实。党史研究成果转化,是指把握大局需要和群众需求,挖掘和发挥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的活动,包括研究成果本身的推介、运用乃至形成新的载体、新的形式、新的手段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和结果。研究成果转化是党史工作履行职能、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重要环节和最终结果,也是促进党史研究不断深化的根本途径。加快推进党史成果转化:一是要转变观念,增强成果转化意识。坚持以转化为主导的服务思维,防止和克服就研究而研究、研究与转化脱节的现象,转变埋头研究不管转化的思维模式,增强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要找准重点,增强成果转化成效。坚持以服务大局为价值取向、以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以现实需要为重要牵引,围绕大局需要和社会关切,提高资政能力和水平,增强成果转化的资政成效;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注重整合和拓展传统做法和方式,创新形式和手段,充分运用互联网、动漫、手机等新兴媒体,增强成果转化的育人成效。三是要加强协同,实现研究和转化同步发展。坚持以研究和转化互动的基本思路,研究促进转化、转化促进研究,在研究和转化的课题项目上加强协同,在进度和节奏上加强协同,在资源、人员、力量使用上加强协同,使研究成果发挥最大效用。
六、切实努力造就高素质研究队伍,确保党史研究的人才支撑
党史研究队伍是党史研究的实践载体,其素质强弱、能力高低决定着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造就高素质研究队伍:一是抓好党史研究骨干人才的培养。要不断构建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科研管理制度、科研评价体系和学术奖惩机制;要引导研究人员乐于研究、勤于研究、善于研究,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二是抓好更加开放的研究氛围和环境。要结合重大研究课题,加大同上级党史部门、高校和社科院所等的合作和交流,更好地发挥在人才、研究方面的优势,扩大研究力量;要加大竞争性选拔业务骨干和人才交流力度,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三是抓好作风建设,弘扬优良学风和文风。党史研究人员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脚踏实地、刻苦求索,克服浮躁之风,防止急功近利倾向。各级党史部门要关爱党史研究人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改善研究和生活条件,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